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1854|回复: 2

回民先辈的智慧(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1 17: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侯赛因  转自芝兰雅舍


(一)

     11月5日晚上9点多种,宵礼下来后刚回到寝室,听到有轻轻的敲门声,一位阿訇推门进来,我忙站起身来迎接。我与这位年近50岁的阿訇是老朋友了,但也有几年没有见面,在圣地相见感到格外亲切,听说他现在在外省一个散杂地区的清真寺当阿訇。倒茶让座后,我问阿訇:“去那里几年了,感觉怎么样?”“已经4年多了,知感真主,还算不错。”阿訇回答。“坊上有多少口人,经济条件如何?”我继续问道。
     阿訇回答:“全村有3000多口人,基本上都做生意,还比较富裕。”我接着问道:“清真寺里礼拜有多少人?”阿訇说:“我刚来时,只有几个老人礼拜,经后来做工作,平时有5—6人,主麻时有将近20个人。”我听后,感觉阿訇在那里也不容易,清真寺里人少,就缺少了人气。我笑着又问:“也就是说,礼主麻的人员占全村人口不到百分之一,老人们也不礼主麻吗?”阿訇回答:“这里的情况与咱们内地的还不一样,遇到红白事有阿訇料理就行了,其他的事情没有人关心。”
我又问:“村里人平时都做什么?”“大多数人都忙生意,闲了打打麻将,喝个小酒。这里是盐碱地,能把住嘴不乱吃就算好人了。”阿訇摇摇头说道。

     我听了也替阿訇感到作难,“你平时与他们交流多不多?”“不多,有时在街上碰到了,他们好像都在躲阿訇,只有家里遇事了才不得已来请阿訇,平时根本就不往寺里来。”阿訇很难为情地说道。看来,他们那里的情况就是有点特殊,我接着说:“越是没有进过寺门的人,越怕来寺里;越是与阿訇没有接触过的人,越怕见阿訇。人人都怕第一次,如果接触多互相熟悉了,倒什么顾虑也没有了。如果老是呆在寺里肯定也闷得慌,没有去找他们聊聊吗?”

     阿訇听后回答:“阿訇就是要在寺里,在街上乱跑有失阿訇的身份,官不入民宅嘛。”听阿訇说完之后,我顿时感到心里一惊,或许我太孤陋寡闻了,阿訇认为“官不入民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阿訇是不是官,是多大的官,是几品官,还真的不好定论。认为阿訇是官的,在阿訇们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乡老们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我没有做过调查,不能妄下结论。在政教合一的国家,或许阿訇的确是官,而在政教相分离的国家里,阿訇可能就不是官。即使把阿訇定位为官,也有可能被误认为是官办、是政治阿訇,在穆斯林群众中也将会失去信任。而在乡长、县长等这些真正的官中,也提倡服务于民,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坚决反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假如阿訇也自认为是官而脱离了群众,同样会面临许多难题。

     我看着阿訇,慢慢地解释道:“我们现在许多的回民在外界的印象中,形象不是太好,让人们误解了回民,同时也误解了伊斯兰教。在对回民进行道德教育方面,清真寺应该发挥主要作用,阿訇则是第一责任人。《古兰经》非常好,命人行善、净化心灵;伊斯兰美德非常好,命人行好、止人干歹。如果说,阿訇能切实负起责任,下功夫对穆斯林群众进行美德教育,能够奉劝那些诸如偷盗、赌博、吸毒等既违背伊斯兰教法、又违犯国法的人改邪归正、不再祸害百姓,不仅对教门是一种善功,而且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群众拥护,政府也欢迎,一举多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我慢慢地说着,阿訇默默地听着,因为是在圣地,我真的不想再多说什么,恐怕由于我的言语不慎而冒犯了阿訇,弄得大家都不愉快。送走了阿訇,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阿訇的职责是什么?对阿訇究竟应当如何定位?这些穆斯林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或许是我们应当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

    回想先知初到麦地那时,先知亲自动手参与兴建清真寺,与居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那时先知并没有把自己看成是官;清真寺落成之后,穆斯林群众“围寺而居”,清真寺成为穆斯林群众宗教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清真寺建立之后,圣门弟子在先知的教导下“依寺传播”,把伊斯兰的知识迅速传授给广大的穆斯林群众;清真寺稳固之后,圣门弟子们又充分发挥清真寺的优势,因势利导,“依寺教育”,提高穆斯林群众的整体素质。

     先知所留下的这些逊奈(圣行),就像滚雪球似的,从麦地那走向了麦加,从麦加走向了半岛,从半岛走向了世界。时至今日,无论是处在何地的穆斯林仍然继承着先知的逊奈,坚守着认主独一的信仰,体现着伊斯兰的美德。先知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是适合各个时代发展的大智慧,是适应各种社会变迁的大手笔。
无论科技如何地发展,知识如何地更新,只要严格按照先知留下的“围寺而居”、“依寺传播”、“依寺教育”的逊奈,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坚定地对广大的穆斯林群众进行适时的教育,确保知识的不断更新,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放弃了先知的逊奈,缺乏关乎生存的知识的更新和适时的教育,就会逐渐缺乏活力和竞争力,慢慢地败下阵来,甚至被时代所抛弃。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有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

     回想我国的历代先贤,不仅继承了先知和圣门弟子的大智慧,而且根据我国的特殊情况,又做出了许多的调整与创新,使伊斯兰教在我国经历了千百年的考验之后而顽强地扎下了根。
     从唐代阿拉伯人、波斯人把伊斯兰教传到我国开始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我们很难想象当时操阿拉伯语或波斯语的人是如何对讲汉语的、深深打上儒、释、道烙印的中国人进行宣讲伊斯兰教义教规的。但是,无论怎样,经过他们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伊斯兰教在我国还是生存了下来。经过唐、宋、元几个朝代的变迁,最初来华的侨民由“胡商”、“蕃客”,而逐渐形成了与我国50多个民族地位平等、和睦共处的回回民族的雏形。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他们始终以伊斯兰教作为共同的纽带,保持和坚守了伊斯兰的纯正信仰。
     然而,在经过了800多年的艰辛跋涉,跌跌撞撞地来到了明代,最初那些只能讲阿拉伯语或波斯语的人的众多后代也只会讲汉语、不会讲阿拉伯语了。在广大穆斯林群众中,用阿拉伯语所表示的《古兰经》和圣训几乎成为无人能懂的“天书”。由于伊斯兰教经师的严重匮乏,使伊斯兰教在我国的继续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这是伊斯兰教在我国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如果寻找不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伊斯兰教在我国将会出现断代,甚至会出现整体出教的悲剧。
     在这危急关头,一位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登上了历史舞台。明朝末年,陕西咸阳渭城人胡登洲太师(1522—1597)在自己家里设帐开学,招收弟子培养经师。由于穆斯林学子前来求学者甚多,后移至清真寺办学,形成了结合我国实际的经堂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立即受到了全国各地穆斯林学者和大众的青睐与积极响应,经堂教育迅速遍及全国。大批经师从经堂教育中走向了清真寺,担负起促进伊斯兰教在我国继续发展的重任。
     然而,尽管清真寺里有了阿訇,缓解了燃眉之急,但回族群众经过近千年与汉文化的融合,许多人已经汉化,清真寺几乎成为摆设。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如果再寻找不到突破点,许多回族人将会从伊斯兰教中分离出去(在聚居地区好一些,而在一些散杂地区已经出现了整村出教的情况),回族将与伊斯兰教无缘。

     在这极度危机的时刻,不仅是对回族整体的考验,更是对担负着伊斯兰教重任的阿訇的考验。此时的阿訇们以超人的胆略和智慧,充分结合当时社会的实际,根据经训的要求大胆进行创新,拿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利用各种方式、营造各种氛围,时时对广大的回族群众进行教育和引导,从而再次化险为夷,度过了难关。
     我们现在看到的诸如给婴儿起经名,各种节日添加的副功拜吸引群众来清真寺里,阿訇到群众家里转白拉提,斋月到家里开念古兰,病危时阿訇到病人家里念讨白,   给亡人走7天坟、开7天经、做7天、做周年,甚至连宰牛、宰羊、宰鸡这些极为具体的事情阿訇都要事必躬亲。先辈们善于审时度势、造势用势,开创性地把伊斯兰教的生活方式与穆斯林群众的日常生活习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伊斯兰教在回族人群中培育了土壤,也使伊斯兰教在我国可以继续延续与生存。
     针对许多人不进清真寺的情况,阿訇就利用开经、走坟、周年、节日等各种方式把群众召集起来,或来清真寺、或到群众家里去宣讲,想尽一切办法把这种缺失弥补上来。

     这些办法看起来有些土气,但非常凑效。回族群众家里遇了红白事,就必须来到清真寺里由阿訇按照伊斯兰教的习惯进行料理,或者在贵月里还要请阿訇到家里来开经,这种惯性的你来我往,就把阿訇与穆斯林群众从最基本的生活细节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使伊斯兰教与回族就像魂与体一样合二为一、难舍难分。
     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进一步加强了阿訇与穆斯林群众之间的联系,克服了许多群众平时不进清真寺的弊端,弥补了穆斯林群众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信仰上的缺 失,加强了对穆斯林群众进行伊斯兰的信仰和美德的教育,推进了伊斯兰教在我国实现本土化的进程。
     先辈们的这些做法,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但细细品来,既简单易行、又切合实际,解决了伊斯兰教在我国所遇到的巨大困难,化解了一场又一场危机,实乃一种大智慧。
(待续)
发表于 2018-5-21 17: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肩负有兴盛伊斯俩目的神圣使命,只是阿訇被给予更高的期望,所以阿訇一定要成为阿訇,而不是阿哄
发表于 2018-5-21 22: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困难越大,回赐越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23: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