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3793|回复: 3

王岱舆的“天命三品”论对当今文明对话的启迪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7 06: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王岱舆提出的“天命三品”论是中国伊斯兰教思想的一个独具特色的亮点,目前还无学人探讨。“天命三品”论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原创价值,而且对当今的文明对话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启迪意义。本文从“天命三品”论的理论大框架、对“天命三品”论的初步思考、“天命三品”论对当今文明对话的启迪意义三个方面对这一具有中国伊斯兰教本土特质的理论展开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旨在挖掘其对文明对话的启迪意义。
      明清之际,中国伊斯兰教面临一系列的外患内忧,元代统治者因利用而造就的表面辉煌一去不返,政治歧视的乌云在天际形成;内部的保守思想限制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甚至用汉文撰写伊斯兰教的著作也不被理解。伊斯兰教在华夏大地被误解。在这样的气氛中,王岱舆以特有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开创了一个用汉文译著伊斯兰教的新学风。此先河一开,便形成了一个潮流,促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思想的成型。对中国伊斯兰教思想的研究经一代学人的潜心挖掘,取得了很大成果。然而,还有一些具有原创价值的思想和理论还在等待着学人的挖掘。笔者发现,王岱舆的“天命三品”论就是这样一个例证。这一理论不仅在当时具有原创价值,而且对当今的文明对话具有重大理论启迪意义。

      “天命三品”论的理论大框架素以“四教兼通”闻名中国伊斯兰教学界的先贤王岱舆在其传世名著《正教真诠》上卷第五篇《真圣》中,阐明了他关于“天命有三品”的论点,为研究和探讨方便起见,我们在这里暂且称之为“天命三品”论。现简述一下王岱舆“天命三品”论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王岱舆的“天命三品”论是在其阐述伊斯兰教的至圣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作为真圣的圣品时提出来的一个新鲜论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正教真诠》中这一篇被命名为《真圣》篇。他认为,真主在造化天地万物之前,首先造化了至圣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之本来,“即所谓无极也。”然后,真主运用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无极灵光而开众妙之门,“化生天地万物,皆无极之余光。”他据此认为,“所以至圣先天地而为万有之源者此也。”正是由于至圣(愿主福安之)所独具的“万有的先天之源”这一特殊品位,所以至圣(愿主福安之)是兴事应时而“显身成果”,他说,“至圣显身成果,有是时而有是事,有是事而有是时。兴事而应时者,其至圣乎!”也就是说,至圣(愿主福安之)这颗先天之种定会在一个合乎其身份的适当时刻,肩负着适当的针对全人类的使命而降生人世,而其使命就是“开导群迷,归真认主,尊崇明命而教行焉。”

      二、王岱舆认为,作为具有这样一个特殊身份的至圣(愿主福安之),其所带来的“清真正教,其要有三”,具有以下三条立教的主要原则:一曰“天命”、二曰“天理”、三曰“圣治”。王岱舆在《真圣》篇中对这三个术语作了详细的解说,他认为,“天命之义,乃真主敕命天仙,降传至圣,从天而下,故谓之天命,非所谓天降之命也。”他在解释“天理”时说:“天理者,当然也,非关天命,不即圣行。乃天然之诚,出自本心,自然而然者。如惜孤幼,怜贫困,济饥寒,助丧探病,释讼解争,顾爱亲戚,和睦邻里,宰小节之牲,礼夜中之拜。”他在解释“圣治”时说:“圣治者,皆出圣行。”他把“圣治”又细分为两种,“圣人之治”和“圣法之治”,他说:“圣人之治在己,圣法之治在人。”从而引出了“至道”、“中道”和“常道”这三个苏菲概念,并指出“圣法之治”就是常道。

  据我本人对王岱舆对“天命”、“天理”和“圣治”这三个术语的解释的理解,它所指的应该是,或者说来源于伊斯兰教“菲格海”法学哈乃菲学派中的三个主要概念,即“法日载”,“瓦直布”和“逊乃”,我们现在一般在汉语中把它们翻译成“主命”、“副主命或当然”以及“圣行”这三个现行的词语。

  三、在阐述伊斯兰教哈乃菲学派的这三个主要立教原则的框架中,王岱舆提出了自己的“天命三品”论。首先,他在说明“天命”的来源,即天仙奉真主之命,从天而降的实质后,对天命的范畴做了界定,他说:“天命者,乃人力所不能及者,如认主之玄机,己身之微妙,天地之本源,万物之所以,若非明命真传,岂能至此?”他认为,要认识真主的玄机,人本身的微妙,天地的本源,万物存在所依赖的根本等一系列哲学和认识论大问题,没有自天而降的“明命”,即我们所谓的天启知识是不可能的。不难看出,王岱舆关于“天命”范畴的解说,旨在阐明伊斯兰教认识论的一个根本立场:源自真主的天启引导是知识正确的根本保障。

  四、在解明“天命”的来源和范畴之后,王岱舆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天命三品”说。他说:“天命有三品,曰‘明命’、曰‘兆命’、曰‘觉命’。”他对“明命”、“兆命”和“觉命”的界定依次为:“明命者,有明证,有玄旨、有法令,非觉兆也。即吾圣之时,降传明命,六千六百六十六章,始成天经全部,兹经之妙,贯彻万物之机,超越有无之外。先天地而有真得,后天地而有真命,其为正道之至教也。” “兆命者,梦中受命,若黄帝之举风后力牧,武丁之举傅说,文王之举子牙是也。”“觉命者,心间开悟,若夫子五十而知天命,孟子之非谆谆然之命是也。”

  五、王岱舆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写作《正教真诠》的主要对象就是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广大儒者群体,而在儒家历史文化传统中,是从来没有“天启明命”,天降经典之说的,所以,他不得不回答这样一个肯定会被儒家学人质疑的问题:“中国圣人,惟言觉兆,不言明命,何也?”王岱舆的回答是:“譬如世人未见凤凰,然凤凰本有,若因其未见而竟言无凤凰乎?天命三品,惟全正教,其他无非觉兆而已。”
  然而,在他看来,觉兆虽非明命,不可与明命相提并论,但也是圣人之事,所以说:“觉兆之命得之者,治国安民,修身行善,亦圣人之事也。”

  六、在王岱舆看来,觉兆之命虽然亦是圣人之事,但面对儒者群体,要从伊斯兰教的立场出发,还不得不道明“天命三品”中的首品“明命”之品与“觉兆”之品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其与认主知人,先天之原始,后天之归宿,何有焉?”
  这就是说,从黄帝开始到孔孟的儒家传统虽为“圣人之事”,也可以治国安民,修身行善,但是,在王岱舆看来,借用杜维明先生的话来说,有“一见未达”,不能不指出:儒家的学说不能知主知人,不能讲清先天的原始和后天的归宿,是儒家学说的一大缺憾。而导致这一缺憾的直接原因就是没有“明命”从天而降。

  对“天命三品”论的初步思考笔者通过对王岱舆的“天命三品”论的潜心学习和静心思考,得出以下一些心得,现在不揣冒昧的提出来,旨在抛砖引玉,与各位学界同仁共作探讨:
  一、“天命三品”论具有深刻的理论创新意义。
  长期以来,一部分有成见的所谓的东方学家坚持认为,穆斯林学者只会被动地接受和解释来自《古兰经》和圣训的教条性知识,很少有思维创新和理论阐发的意识和能力,面对另外一种文化传统和宗教,只会生硬地加以拒绝,不会提出有创新意义的思想和理论。王岱舆提出的“天命三品”论,证明实际情况并不尽然。其“天命三品”论的创新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他大胆借用了儒家传统中的“天命”这一重要哲学术语,并对其赋予了崭新的伊斯兰教意蕴。使中国这一起源于《诗经》“惟天之命,於穆不已”的古老概念从“天降之命”和“天命流行”,一跃而成为“真主敕命天仙,降传至圣,从天而下”的伊斯兰教使命观。

  其次,一般的伊斯兰教教义学家,即从事于“凯俩目”学的人士,把肩负天启的圣人分为两种,一种为“热苏立”,一种为“奈宾伊”,即现代汉语中翻译这两个阿拉伯语概念时所使用的“使者”和“先知”。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更为详细的分类法把肩负使命的圣人分为四种:封印的至圣(愿主福安之),具有坚强意志的大圣,钦差圣人(使者)和先知。然而,在“凯俩目”教义学家中,据我所知,还没有任何人像王岱舆这样,把“天命”明确分为“明命”、“兆命”和“觉命”三品,并用这种分类理论来解释穆斯林遭遇非伊斯兰文化传统时面临的教义学问题的。由此可以断定,王岱舆的“天命三品”论乃属发前人之未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之举。

  再次,王岱舆从其“天命三品”论出发,虽然指出中国历史上没有接受真主“明命”的圣人,但是却有许多接受“兆命”和“觉命”的圣人,前者有黄帝、武丁和文王,后者有孔子和孟子。王岱舆是中国穆斯林学者中第一个在历史上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主张自黄帝到孟子,中国历史上有一系列可以被伊斯兰教所承认的肩负“天命”的圣人的思想先驱,站在伊斯兰教立场上,从哲学和认识论意义上承认了儒家传统的历史地位,其所具有的理论创新意义不言而喻。

  最后,王岱舆用当时中国人非常认真的信仰的凤凰为例,强调中国文化传统虽然没有过“明命”之存在,但并不能因未见而否认其存在,因为儒家传统就相信没有被人们见过的凤凰的存在。他进一步指出,“天命三品,惟全正教,其他无非觉兆也。”很显然,他是在这里强调伊斯兰教作为“正教”而具有的包揽“天命三品”的完整性,然而,它的论述并没有在这里结束,非常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是,他提出,“治国安民,修身行善,亦圣人之事也。”代表穆斯林学界,首次承认获得觉兆之命的中国圣人,其所行在伊斯兰教学者看来也是圣人之事,能治国安民,修身行善。我们进一步发现,他的这种承认并不是简单迎合或取悦于处主流地位的儒家传统学说,他真诚而耿直地指出,儒家学说虽为圣人之事,也能治国安民,修身行善,但它却不能认主知人,明先天之原始、后天之归宿。从伊斯兰教的传统美德出发,给儒家进了一句发自肺腑的忠言。

      克雷目·贫仆 芝兰雅舍
发表于 2018-4-27 17: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巴巴们的学识不一般,祈求真主太二俩升高他老人家的品位
发表于 2018-4-27 17: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人之治在己,圣法之治在人。
发表于 2018-4-27 20: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先贤的文章阅读的还是太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1: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