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5589|回复: 5

从穆斯林的语言文化看伊斯兰教文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4 11: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古人说:“言,心声也”,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是心灵的外在表现,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是传递信息,增进友谊的“桥梁”。文化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是一套工具性的交际代码,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犹如一对孪生姊妹,同根相生,相辅相成,语言之中蕴含着文化,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得益于语言。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

在人类的语言交际行为中,最常用的莫过于问候语。问候语是人们见面时打招呼、寒暄、祝福的一种语言交流形式,也是人类语言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所有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问候语,而且每个民族的问候语也不尽相同,可以说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一个简单的问候语不仅能体现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能体现一个民族的语言习惯、生活方式和文化风俗。2009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罗大学的演讲中就曾使用了“赛俩目”问候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演讲中,当他首先用英语向听众问候时,听众竟然没有任何反映,而当他带来了美国穆斯林的问候,并用阿拉伯语说:(愿安拉赐你们平安)时,却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开罗阿拉伯联盟总部演讲时,一开始就用阿拉伯语向大家说“安赛俩目阿来库目”,迎来了阵阵掌声,一下子就拉近了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的距离,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兄弟感情,受到阿拉伯世界媒体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这不仅展现了国家领导人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风范和魅力,也正好验证了“赛俩目”在跨语言交际中的文化效应。赛俩目是穆斯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文明礼仪用语。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里,“赛俩目”不仅具有一般问候语无法具备的跨语言、跨文化的魅力,还是一个凝结着穆斯林深厚情感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因此,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赛俩目”有着独特的文化效应和文明特征。。先知穆圣说:“安拉把祝安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的问候语和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保证”。“的确,最临近安拉的人,是以祝安词开始谈话的人”。

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无不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自己。文明是一种美德,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 伊斯兰教是十分注重文明礼仪的宗教,正如《古兰经》所说:“有教养的人确已成功”(87:14)。“凡培养自己的性灵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的性灵者,必定失败”(91:9、10)。“洗涤身心者,只为自己而洗涤,真主是唯一的归宿”。(35:18)这与我国古人所说的:“自修齐,至治平”是完全一致的。一个文明礼仪的社会要求人们语言美,讲真话,追求善言,说话公道。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先学会礼仪。正所谓“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一个有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再怎么不出众,但是你那语言诚实,为人处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毫无怨恨、纯真的神情,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在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进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钱施舍给他,就会在他心中默默的为你祝福。在一个已经失去勇气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许只要给他一个对生活充满快乐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那么就会令他充满对生的希望。在这一瞬间,你的面容也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间发生的事,足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一张纸屑,一点果皮,一句粗语无不处处透露出一个人的文明素质,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讲文明可以是相遇时的微微一笑,同伴有困难时的热情相助,不小心撞到对方说一声“对不起”,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主动制止……。如果一个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礼仪的人,那他也是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人。因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自夸自大,相反一个无修养、无道德的人,将会到处炫耀自己的功勋。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俗话说:“祸从口出”,“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提倡语言优美,说话恳切公正,礼貌待人,多讲善言或慎言,避免恶言,歹猜,中伤他人等是伊斯兰教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古兰经》云:“他们曾蒙受引导,故常说优美的语言,他们曾蒙受引导,故遵循受赞颂者的大道”。(22:24)“当你们说话的时候,你们应当公正,即使你们所作证的是你们的亲戚。”(6:152)“你们不要互相嘲笑,互相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49:11)《古兰经》是优美语言的至高典范,是所有善言的总集。优美的语言是中正的语言,我们与人交谈,声音过高,往往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所以《古兰经》告诫说:“你应当节制你的步伐,你应当抑制你的声音,最讨厌的声音,确是驴子的声音”。(31:19)先知穆圣也说:“谁说话诚实,经常沉默,人们就从他身上得到安宁,谁言多必失,必定罪多,罪多心必死,心死必定要进火狱。”“信仰真主和末日的人,当款待邻居,信仰真主和末日的人,当说优美的话,或者沉默”。“一个人正信的端正,必待于心的端正,而心的端正,又待于嘴的端正”。“保护口舌者,才达到信仰的真境”。因此,我们应当感赞安拉,说安拉所喜悦的话,远离那些安拉所憎恶的语言。穆斯林在语言方面约束自己,讲求语言文明是每一个有修养的人必备的道德素质。文明礼仪体现的是细节,细节展现的是素质,我们播种文明就会收获温馨。今天,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更需要陶冶完美的情操、高尚的人格。“礼貌是人类文明共处的金钥匙”,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平等相待,以便人们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我们穆斯林应该牢记经训精神,弘扬伊斯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明礼仪,让伊斯兰的文明之花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发表于 2016-12-14 17: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礼节是信仰的根基,根基不稳,大厦难盖。
发表于 2016-12-14 18: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倡语言优美,说话恳切公正,礼貌待人,多讲善言或慎言,避免恶言,歹猜,中伤他人等是伊斯兰教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
发表于 2016-12-14 20: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们作为穆斯林,更加得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
发表于 2016-12-14 21: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说优美的言语,也是穆斯林优越的一种外在体现
发表于 2017-3-20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手和口上给人平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2: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