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叶尔羌

(二)神秘古老的苏菲溯源地----中国新疆叶尔羌道堂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3 21: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巴尼派对近现代维吾尔族依禅派的影响
http://www.xjass.com  2008年06月30日 17:28:10  稿源: 宗教研究所 作者: 艾合买提江•艾山
内容提要:兰巴尼派是17世纪产生于印度的苏非主义教派,即革新的纳合西班底耶。该派在新疆早期依禅派(苏非派)白山派,黑山派衰落之机传入南疆。大量黑山派和白山派信徒放弃原来的信仰,成为正统逊尼派或者兰巴尼派的信徒。和卓时期新疆最大的苏非派(依禅派)黑山派和白山派,演变成兰巴尼派,正统逊尼派重新成为维吾尔族伊斯兰教的主流,依禅派则迅速退居次要地位,但对新疆近现代维吾尔族依禅派而言,兰巴尼派已成为依禅派的主要流派。本文以笔者的调研为主,结合有关史料和前人研究成果,较系统地分析了近现代维吾尔族依禅派的来源和特点,为进一步探讨当代维吾尔族依禅派的现状和发展提供了历史线索。

关键词:兰巴尼派,近现代维吾尔族,影响

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及浩罕国等外国势力支持下的和卓后裔先后发动的多次叛乱,马赫图木·阿杂木家族为首的和卓- 依禅派势力被削弱。最后,在清政府的打击下,逐渐退出了新疆历史舞台。

阿古伯入侵时期,大批中亚地区的苏非主义传教者涌入新疆,其中伊玛目·兰巴尼所创立的兰巴尼派利用黑山派白山派衰落之机,在新疆天山南路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新疆依禅派中的主要流派,其影响延续至今日。

一,伊玛目·兰巴尼的苏非主义思想

兰巴尼派即“革新的纳合西班底耶教团”,是由印度莫卧尔帝国著名苏非派学者艾哈迈德·希尔信迪(以“伊玛目·兰巴尼”闻名,1564 – 1624年)所创。全名艾哈迈德·本·阿布杜拉·本·发鲁克。出生于德里和拉合尔之间的希尔信迪。他以“第二千禧年革新者”(Mujaddid – Alf Thani)闻名。其父谢赫·厄卜德·艾贺德(? – 1598)是著名的教法学家和布哈拉著名的和卓·巴哈吾丁·纳合西班底的追随者。希尔信迪在信仰上深受其父影响,继承了对苏非主义的爱心。其祖系可追溯至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据其后裔保存的证明称:伊玛目·兰巴尼是哈里发欧麦尔的第二十六世孙1。

兰巴尼年轻时从苏非名师那里学习契斯提耶、苏合拉瓦地耶和卡地里耶的苏非学理。其父逝世后,便赴麦加朝觐,先到德里,从朋友处听说有一圣徒名叫穆罕默德·巴奇·比拉赫(逝于1603年)闻名遐迩,随即前往拜谒。由于仰慕圣徒的学识与功修,便拜其门下为徒。穆罕默德·巴奇·比拉赫是纳合西班底耶教团在印度的传承者。就这样,他成了纳合西班底耶教派的信徒。

穆罕默德·巴奇·比拉赫是中亚纳合西班底耶教团第七代“圣哲”,是马赫图木·阿杂木的弟子,成为希尔信德的良师益友。穆加迪德派(即改革派)就是由艾哈迈德·希尔信迪创立的。他是以正统信仰的坚定维护者的身份,从德里回到家乡后,创办学校,广收门徒,并著述立说,创立了希尔信迪学派,成为当时苏非派的一个显赫人物。

被称为穆加迪德教派的这一新兴教团,从17世纪末期开始逐渐被所有纳合西班底耶教团接受。18世纪后期穆加迪德教派开始进入黄金时期,对印度,中亚(包括阿富汗)和新疆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整个穆斯林世界的谢赫们已经知道由艾哈迈德·希尔信迪倡导的印度式纳合西班底耶教派,他们热情的接纳了它。

希尔信迪认为:“正统信仰在印度的衰落皆因莫卧儿皇帝阿克巴所倡导的‘异端邪说’所致”2。他所说的“异端邪说”就是阿可巴大帝所推行的宗教改革。倡导印度各宗教一律平等,糅和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和拜火教的一些礼俗,允许原强迫改宗伊斯兰教的人恢复原来的信仰。此外,阿克巴于1582年创立的“神圣的宗教”教义,提倡信奉一神论,强调道德和理性;承认阿克巴为最高长老;倡导俭朴清廉,不食肉,对一切人行“善”;崇拜太阳等3。因此,在阿克巴去世后发表的书信中,他曾直言不讳地评击阿克巴,称他统治的时期为异教徒当道的“腐败时期”4,吁请阿克巴的继承人查罕杰皇帝(1605 – 1627年在位)应“以利剑来弘扬伊斯兰教”5 “被查罕杰监禁”。6但是没过多久,希尔信迪学说得到莫卧尔皇帝奥郎则不布(1659  - 1707年)的庇护。沙赫·瓦留拉赫·迪赫拉威(1703 – 1763年)给希尔信迪的学说注入了新的生命,对它进行了大量的修改。他试图把伊本·阿拉比关于“万有一体”学说、希尔信迪关于“神见证惟一性”的学说,以及伊斯兰教学说整合起来,在他的名为《神的极好证明》和《对万有一体与见证惟一性的解释》的论著中说:伊本·阿拉比关于万有一体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思想基础之上,即由于神的属性的力量,一种要素的本质特征是永恒不变的;而希尔信迪的(神的)见证惟一性认为,由于神的属性的力量,一种要素是永恒不变的,两种学说之间除了修辞上的不同外,没有什么差别。7当时处在伊本·阿拉比的“存在单一论”苏非主义哲学思想支配下的印度苏非派而言,希尔信迪就苏非哲学中的本体与现象的关系问题予以新的解释。按照“存在单一论”学说,宇宙万物中惟有安拉是独一的实在,其余的一切则是不实在的,它们只是“安拉之光”的“闪现”和“表象”。其简明表述是:“安拉即一切,一切即安拉”。8希尔信迪认为,“存在单一论”带有泛神论倾向,不符合宗教理性,应代之以“见证单一论”:安拉的本体,德性和创造行为是独一的绝对实在,宇宙万物作为“造化物”为安拉意志的“反映”,故不是安拉本体的一部分,作为造化物的人的品格和行为不能与安拉的品格和行为混为一谈,更谈不上“人主合一”。正确的解释并非“安拉即一切”,而是“一切皆源自安拉”。“见证单一论”9重新界定了信仰的哲学基础,明确了苏非信仰者与安拉的关系,即受造物与创造者,爱者与被爱者,被引导者与引导者之间的敬畏,热爱,屈从的关系。

希尔信迪试图就伊本·阿拉比及其追随者们所提出的“存在单一论”的苏非学说给予批判性的评价。他开始专门论证神的统一性并非是“存在单一”,“因为神不是包括任何事物的唯一。他是至高无上和神圣的神,而世界就是世界。”[1]0他在抵制这种学说的辩论中指出了“存在单一论”本身所固有的弱点。该学说的创立者和追随者认为:非神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同时他们辩解说:非神性的事物是神的外化形式。另一方面,希尔信迪辩解说:不存在的事物不可能以任何方式被认为是神的外化形式,或者是作为支持“存在单一论”的论点。在抵制“存在单一论”时,希尔信迪还求助于宗教,他陈述说先知从未号召人们信仰“存在单一论”,也从来没有公开指责那些承认两种存在的人为多神教者。他们(惟有)求助于神的唯一性。在抵制“存在单一论”时希尔信迪肯定了(神的)见证唯一性及神的影子的外化形式是其他一切要素的基础)与神见证唯一性学说之间的差别是,后一种学说的观点认为来自神的影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等同与神本身[11]

希尔信迪在他的信件中系统地整理和阐述了他对该教团教义和准则的说明。“他着重强调教团的职责是继续忠于《古兰经》的戒律,忠于默祷齐克尔的至高地位。”[12]他使苏非学说服从于伊斯兰教法,把尊重先知之法的虔诚的苏非与宣扬特权高于先知之法的不良苏非区分开来。他在三卷九部分,共收入书信536封的纳合西班底耶教团希尔信迪学派的哲学著述中,陈述了他的苏非主义思想。根据其著作判断,他认为“纳合西班底耶教团代表了惟一真正的学说,鼓吹苏非教派是完全服从于伊斯兰教沙里亚法的。真假信徒之间的差别在于他们坚定地服从或不服从沙里亚法。真正的信徒不会违反沙里亚法;甚至当他处于神秘的迷幻状态是也是如此。但是假信徒会发现服从伊斯兰教法比登上高加索山还要难”。[13]

希尔信迪最大的业绩是,他在著作中对苏非哲学和教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力图弥合苏非神秘主义与伊斯兰教法之间的鸿沟,并将苏非派纳入逊尼派。他宣称,“教法是包容一切的圣典,既包容现实与来世的全部实在性和可能性,亦包含苏非派神秘内心体验;教法包括“表义”和“隐义”两方面内容,其外在的表义以经,训为据,属于一般宗教学者的知识领域,而内在的隐义需以内心体验方可领悟其真义,属于学识高深的宗教学者的知识领域”[14]。认为“既然伊斯兰教的先知高于苏非导师,受先知引导的伊斯兰学者当然也高于受苏非导师引导的苏非神秘主义者。故苏非派应向伊斯兰学者靠拢。”[15]

在18世纪,希尔信迪获得了相当多的追随者,遍及印度,阿富汗,河中和新疆,引发了纳合西班底耶传统的复兴。该传统拒绝盲目模仿,提倡恢复以直接解释《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法。特别是通过传道和著述,在教理上确立了逊尼派学者的主导地位,为苏非教团与逊尼派的和解再一次奠定了基础。其思想,后来在布哈拉,撒马尔罕,费尔干纳等地,在追求改革的塔里甫(学生)和乌拉玛(学习教法和神学的学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希尔信迪的信徒们把他称为“第二千禧年复兴者”,其学派被称为“复兴的纳合西班底耶”—--即“兰巴尼派”。



二,兰巴尼派阿印克道堂和叶尔羌道堂的形成

兰巴尼派对18世纪以后的新疆伊斯兰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前所述,兰巴尼派是随着白山派黑山派的衰落逐渐传入新疆的。其原因:一是马赫图木·阿杂木后裔的和卓-依禅势力与察合台后裔在教权和王权上的矛盾与斗争。二是黑山派和白山派两大和卓-依禅家族长期相互残杀。三是清政府对于和卓叛乱势力的打击。当时,由于白山派和卓利用教主的地位,一再煽动依禅派信众参与破坏国家统一的叛乱,清政府对依禅派的活动采取了限制和打击的政策,剥夺了叛乱和卓的土地和财产,使和卓势力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借以兴风作浪的组织基础,加速了内部的瓦解。四是阿古伯入侵新疆前期充分利用和卓-依禅势力,而夺取政权后又逐步清洗他们。五是失去了外国非法势力的支持。由此可见,马赫图木·阿杂木和卓家族后裔的和卓-依禅势力最终的衰落是不可逆转的。这就为新兴的苏非主义改革派--兰巴尼派在南疆维吾尔族的传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白山派黑山派衰落之际,从两大教派中退出来的人,除少数人加入伊玛目·兰巴尼派等苏非派教团外,大多数都成为正统逊尼派的成员。正统逊尼派的发展改变了苏非派占优势的状况。从19世纪开始,正统逊尼派已占穆斯林总人口的绝对多数。在苏非派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19世纪以后,兰巴尼派已成为苏非派中的多数。这时新疆伊斯兰教发展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除了人数很少的什叶派外,正统逊尼派和以兰巴尼派为主的苏非派在维吾尔族穆斯林当中的影响分别处在第一和第二位。

伊玛目·兰巴尼去世后的150年左右,其子夏·买合苏木的再传弟子夏·奥里亚和依合万·嘎里等人曾在18世纪先后到新疆传教。他们是兰巴尼派在新疆的早期传播者。最早传入新疆的是叶尔羌(莎车)和阿印克(阿克苏阿印克乡,当时是新疆苏非派中心之一)两支,首传人分别为是依合万·嘎里、夏·奥里亚和米彦·夏·伯克。他们在维吾尔族与回族中都传有弟子,后其弟子又各自形成大大小小的分支派别和门宦。

⑴       依合万·嘎里与阿印克道堂

依禅·夏·依合万·嘎里是兰巴尼再传弟子之子夏·买合苏木的另一个再传弟子,即第六代弟子。依合万·嘎里曾秉承师命,于18世纪中期从印度到阿印克传教。适值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之际。他在阿克苏传播苏非主义,大批信徒归于门下。通过他和他弟子的传教,在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形成属于阿印克的苏非和门宦分支。所传弟子有维吾尔族也有回族穆斯林,不过,在维吾尔族穆斯林中所传弟子并没有得到发展,在回族中却形成了一个派系复杂的门宦。如吐鲁番的西道堂,宁夏固原的洪门,兰州碱沟井门宦,青海大通的新辈门宦等,都是这一门宦的分支。

该支特点就是有严格组织,一般大依禅(教主)又分出小依禅,小依禅又分出海里排,层层制约,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在发展教徒时“要举行赌咒盟誓的仪式,要求教徒保持教内秘密,不羡慕现世荣华富贵,不搬弄是非,不得取份外之财,每日做五次乃麻子,妇女不上集市,不违夫权等成规。每礼拜轮流在教徒家中集会一次,围圈跳跃,高声念经,聚餐,早晨做2小时乃麻子,丧葬时围着死者在房内,在医院,或在坟地跳跃,念经。他们以为依禅是现世的圣徒,是最接近“真主”的人。教徒要崇拜依禅,来世才能进天堂,教徒要苦修今生,礼拜念经,专心接近真主,这样不但今生衣食,死后还可进天堂。这些特点和莎车的叶尔羌道堂基本相同。

⑵  夏·奥里亚与叶尔羌道堂

夏·奥里亚是伊玛目·热巴尼的第五代再传弟子,是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北境)某部族首领的后代。18世纪末19世纪初,夏·奥里亚三次从巴达克山到新疆传教,先后到过叶尔羌、皮山、阿克苏、托克逊、吐鲁番、乌鲁木齐、伊犁等地,他在维吾尔族和回族中都收有弟子。

据“叶尔羌道堂基本状况”的资料,大约1750年左右,从巴达克山(阿富汗东北境)地区来了一位叫夏·奥里亚的人,定居在新疆莎车镇奥热幸卡拉。在莎车建立了道堂,传播兰巴尼的学理。夏·奥里亚来到莎车传教时,才17岁,约在1750 – 1836期间执掌叶尔羌道堂的事业。1836年掌管教权的权利留给第四个儿子返回巴达克山,1838年104岁高龄的夏·奥里亚在巴达克山去世。

夏·奥里亚有四个儿子,他每次传教都带儿子通行。在最后一次返回巴达克山前,夏·奥里亚将第四子和卓·赛义德·米尔·穆罕默德·西里甫留在新疆,定居叶尔羌,掌管新疆以及内地回族信众的教权。由于西里甫是夏·奥里亚的第四子,故被信众们尊称为四和卓。他的全名是穆罕默德·西里蒲·艾孜来提。在道统师承上,西里甫与阿布杜·热合曼有很深的渊源。阿布杜·热合曼的高祖乌拉木·穆罕默德·买合苏木是穆罕默德·西里甫的曾师祖。他约于1821在叶尔羌定居。阿古伯入侵后,由于大力扶持苏非派势力,“四和卓”也由此成为传教活动极为活跃者之一。当时他对苏非派教义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了不少听众,逐渐成为叶尔羌有影响的宗教首领。大约在1880年在莎车去世,享年88岁。回族信众将他的住地称为叶尔羌道堂。西里甫从1836至1880年为止掌管叶尔羌道堂。直至新疆和平解放前夕,叶尔羌道堂的主持人又传了五代。即和卓·赛义德·乌拉门·穆罕默德·买合苏木,西里甫之子,1880年至1912年掌管道堂,1912年82岁时在莎车去世。和卓·赛义德·努尔·穆罕默德汗,乌拉门·穆罕默德·买合苏木之子,1912 – 1939年掌管道堂,1939年72岁时在莎车去世-- 和卓·赛义德·欧买尔汗,努尔·穆罕默德汗之子,1939 –1959年掌管教权,1959年63岁时在莎车去世。哈吉· 和卓·赛义德·穆罕默德汗,欧买尔汗之子,1959 – 1990年掌管教权,1991年在莎车去世 。其女婿和卓·阿布杜·阿吉孜汗从1990年到现在掌管教权。

从西里甫到第六代教主为止,该教团首领都埋葬在叶尔羌道堂。

夏·奥里亚和西里甫所传的弟子,在维吾尔族和回族中形成五个分支。如维吾尔族莎车纳合西班底耶教团、维吾尔族伊犁纳合西班底耶教团、回族吐鲁番东道堂、回族乌鲁木齐县芦草沟虎非耶门宦和回族临夏北庄门宦。由此可见,在当时伊玛目·兰巴尼的各个支派中,西里甫是仅次于阿布杜·热合满的第二大苏非势力。这些分支从创立之日起,一直传承到现代。上述五个分支中,除乌鲁木齐县芦草沟虎非耶门宦是西里甫的弟子形成的之外,其余四个分支都是夏·奥里亚的弟子形成的。

通常叶尔羌道堂主持人是上述各分支的教主。各分支的首领都是教主派出代理教务的海里排。这些海里排的更迭,应听命于教主。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叶尔羌道堂除直接控制莎车的纳合西班底耶教团外,仅北庄门宦和芦草沟虎非耶门宦与叶尔羌道堂保持着较严格的从属关系。该派内地回族首领要成为海里排,都要到叶尔羌道堂取得“口换”,才能被众人认可。北庄门宦每一辈海里排在正式执掌教权之前,为取得叶尔羌道堂主持人的认可,都不辞千里跋涉之劳,至叶尔羌觐见道堂主持人;芦草沟虎非耶门宦也与叶尔羌道堂保持着密切的接触,他们每一代海里排的名字在叶尔羌道堂都有记录。伊犁纳合西班底耶教团和吐鲁番东道堂与叶尔羌道堂主持人之间仅保持名义上的从属关系,他们都各自确定教权继承人。

可见,叶尔羌道堂在维吾尔族中的影响尽管有所减弱,但在回族穆斯林中却享有盛名。直至今天,回族穆斯林仍不远万里从内地到莎车朝拜他们的教主。其原因与回族门宦首领执著于先人之间的心理有关。夏·奥里亚之孙穆罕默德·买合苏木的教团保持密切联系的回族门宦,如北庄门宦第四辈主持人阿合买提(信众尊称为“三师傅”),仍视夏·奥里亚后代为总教主,于光绪21年(1895)前后,从临夏千里迢迢到叶尔羌来领取传教凭证。对临夏崖头门宦和青海循化撒拉教有重大影响的穆撒,也曾于光绪22年(1896)在夏·奥里亚之孙穆罕默德·买合苏木处求学和取得传教凭证。乌鲁木齐芦草沟的回族虎非耶门宦则一直与夏·奥里亚家族的教团保持着严格的从属关系,其每一代主持人的传教权都要经夏·奥里亚家族认可方为有效。吐鲁番回族东道堂与叶尔羌道堂之间的关系也是,经常有东道堂的成员往返于吐鲁番与叶尔羌之间。

该教团已延续到今天。与莎车的其他依禅派教团比较而言,具有历史较悠久,信徒较多,传播范围较广等特点。主要传播到维吾尔族和回族当中。维吾尔族信徒主要分布在鄯善,和田,墨玉,皮山,叶城,莎车等地。莎车境内的有米夏,阿热力,托木吾斯塘,吾达力克,阿尔斯兰巴格,塔合尔其,艾里西湖,伯什坎特,依盖尔其等乡镇。回族信徒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和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他们的教团属于纳合西班底耶兰巴尼派,道乘修持方式都是虎非耶苏鲁克。这种方式是夏·奥里亚或其子米尔·穆罕默德·西里甫传授给这些门宦创始人的。夏·奥里亚与其他兰巴尼派传教者一样,掌握四种道乘修持方式。他仅传授虎非耶苏鲁克一种道乘修持方式,是为了适应新疆地区1775年以后的政治形势和争取白山派的信众。经过100余年的时间,到19世纪末,新疆的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在维吾尔族兰巴尼派各分支中,除穆罕默德·买合苏木的教团外,哲赫林耶苏鲁克已成为其余各分支的主要道乘修持方式。但采用虎非耶道乘修持方式的回族各门宦,却视虎非耶苏鲁克为“正宗”,尊奉穆罕默德·买合苏木的教团,这就是该教团能够在回族中保持较大影响的原因。

(3)米彦·夏·伯克

米彦·夏·伯克名叫哈米德汗,米彦·夏·伯克是信众对他的尊称,是兰巴尼的第八世孙,约在18世纪末至叶尔羌传教。哈米德汗因是兰巴尼的后裔,影响很快超过夏·奥里亚,在兰巴尼各支派中成为势力最大的一个。由于该教团势力的扩大,“嘉庆5年(1800),叶尔羌宗教法庭正式认可米彦·夏·伯克为兰巴尼后裔的身份,出具了一份烦琐考证的《证明》。”16,哈米德汗有七个儿子,第一至五子都有后代。他们都自称“米彦”。“米彦”原为波斯语“中间”之意。他们使用这个称号,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血统在阿里与欧麦尔中间。具体而言,是指其母系为阿里的后裔,父系为欧麦尔的后裔。17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高贵的血统”给苏非派首领头上增加了一道神秘光环,从而使其在苏非派信众中增加了号召力。这就是苏非派首领力争给自己冠上“米彦”,“赛义德”或和卓称号的原因。1840年前后,哈米德汗的子孙在叶尔羌形成一个以家族为核心的很有势力的教团,其中哈米德汗的第三子阿布杜·热合满在当地的影响最大。

三,兰巴尼派成为维吾尔族依禅派主流

1865年中亚浩罕军官阿古伯入侵新疆,利用伊斯兰教维持其统治,对苏非派采取扶持政策。此时沙俄正在中亚迅速向东推进,一些纳合西班底耶教团兰巴尼派的传教师为避战乱从中亚来到新疆,大都为中亚纳合西班底耶教团首领买祖蒲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这些人到新疆传教后,兰巴尼派逐步成为人数较多,影响较大的苏非教团。此时的兰巴尼派也迎来了在天山以南地区大范围传教的第二阶段。

阿布杜·阿其孜·买祖蒲是纳合西班底耶教团的另一支派兰巴尼的第八世孙,纳曼干(今属乌孜别克斯坦)人,是中亚纳合西班底耶教团的最大教主。阿布杜·阿其孜·买祖蒲的教权传自兰巴尼的二儿子阿布杜·艾亥提。19世纪中期,其教团分支遍布中亚地区。当时,他派到新疆传教的有伊嘎伊提依禅(又名阿訇江)、哈斯木和卓、毛拉尼牙子依禅和苏巴尼牙尔四人。这四人分别在喀什、莎车、和田等地传播苏非教义,并在这些地区发展了四个较大的教团,建立了数百座罕尼卡。

(1) 伊嘎伊提依禅

阿布杜·阿其孜·买祖蒲向新疆派出的四个海里排,其中在喀什传教的有二位:伊嘎伊提依禅和哈斯木和卓。

伊嘎伊提依禅又名依干其依禅或阿訇江,于19世纪70年代从纳曼干来到喀什传教,主持教务。伊嘎伊提依禅在喀什传教十分活跃,他在阿布杜·扎格日麻扎苦行修炼,施舍行善,建立罕尼卡,发展信徒,大力宣扬不积畜钱财的观点。穆斯林在主麻日贡献给他的食物散“乃孜尔”,他都转从给贫苦的穆斯林,从而获得穆斯林的拥戴,参加苏非派的穆斯林因而也就迅速增加。到清末他去世时,伊嘎伊提依禅已成为喀什噶尔一带很有影响的宗教首领,其教团也成为最有影响的教团。他去世后,其子塔依汗依禅继承了教权,建立了不少大的罕尼卡,信徒也随即增加。伊嘎伊提依禅的另一个儿子是阿不里孜依禅,虽然也在进行传教,但影响不大。该教团的中心在喀什噶尔回城(今疏附),道乘修持方式为哲赫林耶苏鲁克,至塔依汗依禅任教团首领时,该教团的影响达到了顶峰。

因塔依汗依禅在喀什的影响日益扩大,引起了扬增新政权的特别注意。为防止塔依汗依禅及其信徒作乱,对其采取了限制和取缔的政策。喀什提督马福兴遵照扬增新“通令查禁”的训示,查封了塔依汗依禅在疏附设立的罕尼卡,禁止其活动。从此以后,塔依汗依禅一派在喀什的影响也就逐渐缩小了。在盛世才主政新疆的1935年,将伊嘎伊提依禅所传教团罕尼卡所属829.5秤子的瓦合埔地交给了维吾尔族文化促进会,这一支的势力又受到影响。1947年,87岁的塔依汗和卓去世,把教主权交给其子苏非和卓依禅,他于1962年去世,时年38岁。其子阿訇江依禅继位,现年65岁。其教徒分布喀什,英吉沙,巴楚,岳普湖,疏勒,疏附等地。是现在喀什地区较有影响的依禅派。他们一般星期五举行苏非活动。道乘修持方式是卡迪林耶及纳合西班底耶(哲赫林耶及虎非耶)。

(2)哈斯木和卓

哈斯木和卓是阿布杜·阿其孜·买祖蒲在纳曼干的弟子艾克木传教时收的一个回族弟子,名叫哈斯木哈吉。不久,艾克木派给哈斯木哈吉到喀什传教,身份为海里排。哈斯木哈吉采用虎非耶苏鲁克,在喀什噶尔一带颇有影响。他死后,教权由弟子艾买提继承。民国初年,喀什提督扬得胜遵照扬增新的命令,禁止艾买提等苏非派的活动,查封了他在喀什汉城疏勒设立的道堂,“将堂门泥封”。扬增新查封新疆各地的道堂时,在令文的题目中就提到哈斯木哈吉的弟子艾买提的名字,由此可见,当时该教团的影响不小。但是今天这一分支的影响不大。

(3)毛拉尼牙子依禅

他是跟随阿布杜·阿其孜·买祖蒲40年的另一个大弟子,于19世纪70年代从纳曼干被派往莎车传教。在阿古伯入侵新疆不久,阿布杜·阿其孜·买祖蒲就确认他为海里排,并颁发了“依尔夏提”(传教凭证)。毛拉尼牙子依禅至莎车传教,起初传教并不顺利,无人听信。他以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凭借雄辩的口才,反复讲解其教义理论,逐渐扩大了影响。拥有了不少信徒,最后成为莎车有名的依禅。这个兰巴尼派分支在莎车的影响日益扩大,信徒逐渐增多,罕尼卡相继建立了百余处,全疆有40多个海里排。毛拉尼牙子依禅有两个儿子,长子努尔·穆罕默德汗,次子侯赛音汗。他去世后,长子继承教权。为了使这一支苏非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努尔·穆罕默德汗将其弟留在莎车主持教务,自己却去叶城传教。这样,毛拉尼牙子依禅在莎车主持的纳合西班底耶教团分成了两个支派:一支在叶城,由努尔·穆罕默德汗主持;一支仍在莎车,由侯赛音汗主持。这两个分支的道乘修持方式都以哲赫林耶苏鲁克为主。

毛拉尼牙子依禅的父亲和卓尼牙子依禅(依达亚提拉依禅和卓)是阿帕克和卓的海里排。到现在为止该罕尼卡的主持人也传了五代。(1)和卓尼牙子依禅(2)毛拉尼牙子依禅(3)努尔·穆罕默德汗(4)侯赛音汗(5)吐尔逊汗哈吉依禅(侯赛音汗之子)(6)哈木杜拉汗(吐尔逊哈吉依禅之子)。

(4)苏巴尼牙尔海里排

苏巴尼牙尔是被毛拉尼牙子依禅派往和田传教的海里排,在和田发展了不少信徒。

20世纪初亦有不少兰巴尼派的传教师从乌孜别克斯坦来到新疆。著名的有莎车的阿布杜拉汗·吐热和叶城的窝什·哈木日丁汗·艾孜来提等。

(5) 阿布杜拉汗·吐热

阿布杜拉汗·吐热有宗教学识,并会维吾尔医,他不但向弟子们传授宗教知识,也向部分弟子传授医学知识,因此,他的教团在莎车有较快发展。他还是莎车县影响最大的麻扎 --穆罕默德·谢里莆和卓麻扎的看守人。道乘修持方式是虎非耶。信徒主要分布在莎车、叶城,和阗和喀什等地,在维吾尔和乌孜别克等穆斯林群众中有较大影响。

除此之外,莎车航地乡出生并在那里收徒讲学,于1940年前后向新疆各地派出40余名海里排传教,并著有《苏非主义神秘之根源》一书的阿尤布·卡热也是窝什·哈木日丁汗·艾孜来提的有名的弟子之一。

(6)阿尤布·卡热

阿尤布·卡热1911年出生于新疆莎车航迪乡。14岁时在莎车艾力西湖乡吐尔地卡热教经堂学经。15至20岁在艾力西湖乡阿布杜拉·卡迪的教经堂求学。钻研圣训和教法,学了阿拉伯语及波斯语。后到叶城窝什·哈木日丁汗·艾孜来提那里去深造。从窝什·哈木日丁汗·艾孜来提这位苏非名师学习兰巴尼派思想。

伊玛目·兰巴尼长子艾拜杜拉一支传到第九代时,继承人为窝什·哈木日丁汗·艾孜来提。当时他从乌孜别克斯坦的窝什来到新疆,在叶城进行传教活动。20世纪30年代,他的弟子阿尤布·卡热回到莎车航迪乡后建立了罕尼卡,进行传教活动。由于阿尤布·卡热的经文造诣较深,所传授的主要是虎非耶学理,跟他学经的穆斯林络绎不绝。对学有成就的弟子,他都委任为海里排,颁发给“依尔夏提”,令其到各地传教,扩大影响。在阿尤布·卡热派出的海里排中,影响较大的有64人。他们分布在和阗、莎车、喀什噶尔、麦盖提、英吉沙、伽师、岳普湖、巴楚、柯平、阿瓦提、乌什、阿克苏、库车、吐鲁番、哈密和青海等地。“这些学生在各地形成27个分支,是新疆境内兰巴尼派各支中人数最多的一支”18阿尤布·卡热还有《论苏非派神秘主义的概念》一书,在苏非派信众中流传。他的时间虽短,但影响较大,其信徒的数量超过了进入新疆较早的上述各支派。由于这个教团在新疆的影响日渐扩大,阿尤布·卡热后来也就成了盛世才所要打击的对象。为逃避灾难,他让信徒散布自己去世的消息,直至盛世才离开新疆以后才露面。阿尤布·卡热死于1957年,其子穆罕默德·阿布杜拉汗继承教业,为信徒所崇拜,今天仍有较大的影响。道乘修持方式是虎非耶苏鲁克。

从上述历史可以看见,兰巴尼所传教团于19世纪初开始传入新疆,进而传入内地,19世纪中后期最为兴盛,扬增新时期特别是幸亥革命后开始衰落,但直至解放初期,其影响仍不可低估。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当时苏非派信徒占有穆斯林总人数的15%左右,而兰巴尼传教团各支的人数则占苏非派人数的70%以上,莎车县影响较大的五个苏非教团中,除一个属于格迪林耶教团系统外,其余四个都属于伊玛目·兰巴尼所传教团系统”。19这种说法有一定根据,在莎车、喀什、和阗和阿克苏等苏非派势力较集中的地区,依禅派特别是兰巴尼派的影响仍然相当大,信徒比例超过占人口总数的15%。

兰巴尼派是纳合西班底耶教团的一个分支,主要奉行纳合西班底耶教团的教义和教仪。它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由于伊玛目·兰巴尼被奉为印度莫卧尔帝国纳合西班底耶和卡迪林耶两大教团的共同教主,因此,兰巴尼派除以纳合西班底耶教团的教义和教仪为主外,亦兼容卡迪林耶教团的教义和礼仪。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如在莎车的几个教团的哈尼卡都有兰巴尼派传教证明,证明上就注明:“我们的道乘是纳合西班底耶,亦代传卡迪林耶道乘。”二是兰巴尼派有四种道乘修持方式,称为虎非耶苏鲁克,哲赫林耶苏鲁克,契斯提耶苏鲁克和苏合拉瓦迪耶苏鲁克。

热巴尼的特点就是兼修虎非耶齐克尔,哲赫林耶齐克尔,契斯提耶齐克尔,苏赫拉瓦迪耶齐克尔,新疆的热巴尼派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但是每个教团的侧重点不同,比如莎车的叶尔羌道堂主传虎非耶和哲赫林耶,莎车的阿布杜拉汗·吐热教团只念虎非耶齐克尔而不念哲赫林耶,喀什的伊嘎伊提依禅(依干其依禅)兼虎非耶和卡迪林耶。一般来说热巴尼所传各支的首领都自称尊奉四大教团,实际重点有别,随着以后的不断发展形成独立的教团,如契斯提耶,哲赫林耶,虎非耶,苏赫拉瓦迪耶,斯拉姆耶等,这样就天山以南地区出现了不少的新派,追根朔源,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08: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尔羌 于 2011-10-24 08:44 编辑

  色兰!多斯弟你能对叶尔羌道堂以及相关道统的历史如此了解感赞安拉 。
    如果只是将历史简单的录入,只需三天就够了,可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陈述。一名宗教研究者或苏菲研究者,他并不是一名真正的苏菲,他只是一位站在宗教的门槛前向门槛内观望之人,他并不能完全了解门槛内究竟有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
关于叶尔羌道堂的历史在相关资料中有许多的陈述重要的是我手中的资料来源是:现任叶尔羌道堂第七代导师毛俩纳夏·华者阿布都勒艾则孜汗牙热干地的赐予及口唤。
    欢迎多斯弟继续关注叶尔羌道堂!
发表于 2011-12-4 23: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苏菲的操守从礼貌开始!楼主,辛苦了!色兰!
发表于 2011-12-6 13: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漫步的云


    支持!!
发表于 2012-3-6 11: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祖太爷在世界各地立了四十个道堂,叶尔羌道堂是其中之一,”是指那一位道祖的答复:
      “冉巴尼道祖太爷在世界各地立了四十个道堂,叶尔羌道堂是其中之一”
引出来了:“这位也不想想,马明心道祖还是从叶尔羌道堂学成传教的呢,怎么可能跑全世界去?”
即使:“马明心道祖还是从叶尔羌道堂学成传教的呢”这也对哲合忍耶没有任何的贬损!更何况是奉也门大筛海我们道祖(马明心)的导师的口唤来叶尔羌的。
“怎么可能跑全世界去?”根据哲合忍耶《道史记实》马明心道祖曾派四十个海里法到各处去传扬纳格石板底的教门。但没有建立道堂的记录,所以,化龙点精网友所说的道祖是指冉巴尼道祖太爷。
希望不要冲动以和为贵,顾及穆斯林的亲情和团结
发表于 2012-4-11 15: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提供这么珍贵的资料
发表于 2014-3-2 11: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瑟兰!您好!
       我曾大致翻看了您在微博发表的叶尔羌简史系列报道,但看到在本版块的好像都有很大改动,请问,全部改动了吗?我们需要重新看一遍或者重新下摘吗?这是最终版本吗?
      祈求真主回赐每一位传播、学习、追寻、肯定、关注、尊重伊斯兰真知的人们!祈求真主特赐向您这样热衷于伊斯兰教育和伊斯兰事业的信士!阿米乃!
      
发表于 2016-5-4 19: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占吉了,赛哇布。
发表于 2021-4-12 21: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叫安拉  叫安拉乎
发表于 2021-11-15 21:4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叫莎车道堂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8 23: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